电话:029-8161 4085
手机:189 9121 9418
上周电商业最热门词语当数“开放平台”。无论是苏宁的“店商+电商+零售服务商”新定位,还是京东商城的7亿美元新融资投向,都聚焦到了开放平台。不过,在争先恐后开放平台后,真的如商家标榜的那样,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以让消费者在购物中享受一站式购齐的便利吗?事实是,开放平台后商家获利要远远高于消费者。
免配送门槛变相提高
不同于传统购物方式,在电脑前动动手指就可以逛遍上百家品牌店,并来回穿梭于几大购物网站。随着开放平台的推进,虽然商品丰富度提高,但各网站商品趋同性越来越明显。消费者在尝惯了免运费的甜头后,已经不习惯掏腰包付运费,于是,在购物时会努力达到商家设定的免运费标准。但是,免费的午餐越来越不容易吃到口。
在1号店网上超市,其实行“满百包邮”政策。但是,不同入驻商户的商品不能累计。比如,如果想购买一部手机和胶带、订书机、便签纸等办公用品,虽然这些商品的价格总额大大超过免邮费最低标准,但是,由于手机和办公用品分属不同入驻商户,因此,只有超过百元的手机可以享受免运费,金额不足50元的三件办公用品,按照1号店的运费规则,消费者需要交纳10元运费。
“本来是想买手机后顺便买点零食可以免运费。谁知道提交订单后发现五件商品被分成了两个订单,还要收运费。太不划算了。”消费者冯先生抱怨,既然是同一个购物网站,运费就应该按照订单总额计算。而商家自动划分成不同配送订单,其中的运送成本应该由商家内部协调处理,不应该让消费者承担。
毕竟,通过开放平台引入大量合作商后,对消费者而言,商品确实丰富了,而平台运营方也可以收取入驻佣金增加盈利点,但配送环节条块分割带来的成本,不应该一股脑推给消费者。比如京东商城等网站,就会在顾客提交订单环节做出提示,“由于商品不在同一库房,订单被系统拆分为多个子订单分开配送,所产生的额外运费由京东商城承担”。
前两年,全场免运费成为大型B2C网站的标配。当时,1号店董事长于刚就指出这是一种非理性行为。从2011年底开始,京东商城、新蛋、亚马逊中国先后取消“全场免运费”竞争策略。但是,被免运费培养起来的消费者,对于买几十元商品就要掏10元的配送费,还是不太容易接受。
支付方式收窄
选择大型网站购物,不仅商品质量有保证,关键一点就是可以货到付款。这一支付方式也是这些网站当初赢得顾客信赖、提供便利的一大服务亮点。但由于是第三方商家的原因,这种便利服务正在缩水。
尽管负责配送的商品和多数入驻商户销售的商品可以货到付款,但有些第三方商户的商品却只能在线支付、公司转账和邮局汇款。
北京商报记者在某网上商城挑选了一系列婴儿用品准备付款时发现,被分拆成三个订单的商品,其中一个订单无法选择货到付款。无奈之下,记者只能找相似的商品另下单。
比如,京东商城2011年与占有支付市场半壁江山的支付宝中止合作后,顾客在其平台下单付款的选择方式就少了,尤其是对于习惯了使用支付宝网购的顾客,会感到不便。而当时京东商城方面表示,其提供的货到付款服务更安全、便利。但是,入驻商户增多后,服务标准就会出现标准不一的问题。相比较而言,其他网上商城的支付方式则更加多样化。
诚信度降低
事情都有两面性。开放平台引合作商户入驻,虽然可以短时间内扩大购物网站的商品品类,但是如何管住众多独立配货的商品质量和商户的诚信问题,是走平台化路线的购物网站必须要思考的。
软件工程师张先生就被某外资网上商城忽悠过。张先生介绍,他一直想买一本专业性很强的软件开发的书,搜索京东商城、当当网后,两家网站都显示无货,不过,上述外资网上商城却显示有货。张先生满心欢喜地下了单。可是,张先生收到货后却大失所望:他收到的是一本残损的高中复习资料,根本不是网站上显示的书名。张先生紧急联系商城客服人员,但该客服表示,入驻商户所售商品的售后服务问题由商户自行承担。
张先生事后表示,自己购买的那本书由于过于专业,可能并不畅销,一些网上商城也就没有库存,但是靠挂羊头卖狗肉的办法显示自家网站商品覆盖面广,最终只能是自欺欺人。
配送速度减缓
上午网上下单,可能下午就能收到购买的商品。电子商务企业的高效配送速度已让消费者越来越感到网购的便利,但是,无论次日达还是半日达的配送服务,遇到独立配送的平台合作商商品,就会减速。
北京商报记者在另一开放平台网站购买了一件运动衫,该网站次日就将商品送到,并有短信提醒服务。但是由于号码不合适改换另一款男士衣服后,配送方也改换成入驻品牌商,商品经过10天才收到。
因为周末要参加同学聚会,裘先生在某大型网站下单买了条西裤,按照次日达的标准,本以为第二日就可以收到,但是货品经过近两周才送到。这让裘先生哭笑不得。查看订单配送流程发现,原来该商品是从入驻商户的上海仓库发往北京。
其实,开放平台后,京东商城、1号店等网上商城已宣布开放物流配送服务。以京东商城为例,其可以为平台商户提供操作规范的上门取件、代收货款等专业服务。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,已宣布开放平台的网上商城,多数合作商户仍自己负责配送。
因此,在开放平台后,消费者虽然表面是在大型购物网站购物,但在物流配送、售后服务上很难真正享受到大型网站的标准化服务。
开放平台可借鉴三大零售基因
京东商城新一轮融资约7亿美元,苏宁电器更名“苏宁云商”,构建三大运营总部,再加上年前阿里巴巴集团的架构调整……岁末年初,几大电商的一系 列动作集体指向了一件事:平台战略。电子商务行业由群起纷争进入平台模式的比拼。在成本居高不下、行业普遍亏损的境况下,开放平台成为电商企业分摊成本、 增加盈利的不二法门。但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,各家电商的平台战略可以借鉴传统零售市场较为成熟的运营经验。
苏宁云商——线上线下商业综合体
本月,苏宁电器发布公告,更名为“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”,并将“店商+电商+零售服务商”的“云商”模式作为企业新定位。用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的话说,“云商”模式就是“沃尔玛+亚马逊”。
更名之后,苏宁将全面开启平台建设。“开放平台、吸引更多商家入驻是接下来集团发展的重点。”苏宁集团副总裁孟祥胜表示,苏宁要打造线下的连锁店面和线上的电子商务两大开放平台。
张近东介绍,苏宁新架构将以自营和开放为手段,打造线下连锁、线上易购两大前台引流门户,提供数据、金融、物流、售后、客服等后台服务,大力推进全品类统筹规划、全地区系统招商。
其实,苏宁的“云商”新模式一直在低调推进。苏宁通过苏宁易购、乐购仕进行品类拓展,已实现从电器3C到日用百货、生活服务等“超电器化”运营。另外,苏宁近年低调推进的购物广场项目也将走到前台,实现实体门店的吃、喝、玩、乐、购一站式服务。
值得关注的是,去年底苏宁成立小额贷款有限公司,为供应商,特别是小微供应商提供创新、便捷的金融服务产品。此外,苏宁目前已经获得两张支付牌照,其中包括主要用于苏宁易购的易付宝。
苏宁全产业覆盖营造零售生态圈,在实现企业线上线下融合的同时,带动零售行业的整体转型。这与近年快速发展起来的城市综合体有许多相同基因。城 市综合体是零售、餐饮、娱乐、住宿、办公等业态的组合,各业态相互依存、相互助力,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、高效率的综合体。不过,线上线下全方位综合体关键 要发挥它的辐射力和功能性。
阿里巴巴——虚拟商业地产服务商
去年,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网和天猫商城的1万亿元销售额足以让业界仰视。不仅如此,在电子商务行业集体陷入亏损尴尬时,阿里巴巴是惟一盈利的大型 电子商务企业。阿里巴巴只做平台、不参与经营的模式,让其他B2C企业开始效仿。其实,阿里巴巴的平台模式,与传统商业中商业地产运营商很相似。苏宁集团 董事长张近东此前曾暗指阿里巴巴是“电商服务商”。
作为虚拟地产商,阿里巴巴不需要投巨额资金同其他地产商争抢珍稀的土地资源,一间店铺、一个平台的成型,只是一串串代码。但也就是这些不起眼的 代码形成的店铺所产生的销售额,足以与线下实体商业一较短长。天猫CEO张勇曾表示,和传统的实体商业地产相比,线上虚拟的商业地产辐射面积更大。虚拟商 业地产可以根据数据,知道消费者的偏好是什么、需求是什么。
在2012网商大会上,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曾表示阿里巴巴将转型发展平台、金融和数据三大业务,“阿里巴巴以后将不直接面对消费者”。从直 接面对消费者变成支持网商面对消费者,“网商对客户的了解远远超越我们,我们不应该制定政策,相反要帮助网商面对消费者,为网商提供工具”。
今年春节前,阿里巴巴再度在组织结构上大动刀,对现有业务架构和组织分拆成25个事业部,由各事业部总裁(总经理)负责具体事业部业务发展。有分析人士指出,加强事业部自治的同时,协调多平台间的合作,细分之后在平台运营、客户端等方面的服务性将更强。
京东商城——线上购物中心
日前,在宣布完成7亿美元融资之后,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内部邮件中称,京东要做的是平台级的电商,“将旗下所有业务平台化,才是京东的最终目的”。他强调,“未来的商业纷争必然是平台之战,背后是价值之战”,而京东商城旨在打造一个不同于阿里巴巴的平台。
目前,京东商城以毛利率较低的零售业务为平台基础,吸引买方和卖方的流量,再在这个流量池中延展其他增值业务,以此提升变现能力,与目前各大购物中心通过餐饮聚拢人气带动消费如出一辙。
线下传统的购物中心是一种有计划实施的全新的商业聚集形式,有着较高的组织化程度,购物、文化、娱乐、金融、服务等设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有计划 地聚集在一起。而京东商城业务平台化、收取服务费的运营模式,与购物中心运营方依靠租金获利、各品牌商独立核算的模式类似。与购物中心业态面临的同质化困 境一样,差异化是平台化运营的电子商务企业需迈过的坎儿。